当前位置:首页 > 民风民俗 > 正文内容

地灵人杰好霞浦(霞浦简史之一)

lier8年前 (2017-03-02)民风民俗1001

<p>数百万年前,霞浦还是个银色的世界,厚厚的冰雪把霞浦盖得严严实实。后来,全球变暖了,冰雪慢慢地融化了。冰块的移动,流水的冲击,坚硬的岩石变形了,成了现在的冰川遗迹。那样的多样、神奇,只能令人惊叹天地造化之神功。
<p>后来,大地又几经沉降、大海的洗礼,终于形成了如今美丽的霞浦。
<p>美丽的家土,哺育着勤劳、智慧的人民。据现已发现众多的新石器时期遗址,早在四千多年前,本地就有了人类居住。其中以沙江镇小马黄瓜山贝丘遗址最为典型。
<p>四千年前的霞浦
<p>1987年省地文物普查队在沙江镇小马黄瓜山发现大面积贝丘遗址,有柱洞、灶坑,出土陶纺轮、彩陶、印文硬陶、贝壳、石锛、石镞等,还有城郊、盐田、水门、牙城、柏洋、崇儒、溪南、长春等各乡均采集到石器、陶片。这些遗物的发现足以证明四千年左右本县先民的存在。他们应当是最早的“霞浦人”。近年发现的屏风山贝丘遗址,特别是山顶上的石圈阵祭祀遗址反映了当时的霞浦人已进入氏族时代。当时的霞浦人选择靠近溪流、内海便于防止野兽袭击和捕捞采集食物的土丘居住,建起杆栏式房屋,以渔猎为主兼有采集和畜牧。①   他们索取自然又改造自然,使社会一步一步地向前发展。同时也留下许多美妙的传说。
<p>《福宁府志》(清.李拔篡)说:“尧时有位老妇人,以炼蓝为业,居住在福鼎财山(今太姥山),后来乘九色龙马成了仙,后代的人们为了纪念她将财山命名为“太姥山”。这太姥山原属我县,现在距我县牙城镇后山村不过二十多里。“太姥娘娘”的传说是我县远古存在着母系氏族公社的缩影。
<p>《福宁府志》有清代郑潭的《洪山六篆字歌》:“洪山高耸插云中,万顷波涛浴日红。传是葛仙修炼处,石屏丹灶晓烟通。六字篆文存古迹,神工鬼斧仙人笔。李斯阳水不复生,点画未许俗人识。亦曾攀跻到层巅,拂拭摩娑几度前。仙人不知何日去,独留墨渖镇千年。”诗中的“洪山”、“仙字”,就是指我县南沙江镇古县村南面的“葛洪山”,山顶上怪石如屏似几,传说崖壁上有“仙字”,可惜今不可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霞浦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xiapuba.com/post/124.html

分享给朋友:

“地灵人杰好霞浦(霞浦简史之一)” 的相关文章

牙城方言拾趣

牙城方言主要分霞浦话、平阳话和畲家话三种。霞浦话与福州话一样同属于闽北话闽东方言,按细分可归入以福安话为代表的闽东方言闽东北次方言区;平阳话在浙江省叫福建话,因源出闽南,故属于闽南话;畲家话属于汉藏语系。牙城镇的牙城、前街、洪山、梅花、凤阳等5个村的全部和西门、斗门、渡头、杨家溪等4个村的大部分人口...

霞浦畲家乌米饭制作方法

<p>“三月三”为什么吃乌米饭?竟然有五个传说!<p>畲族乌米饭的传说不一:其一,"三月三"为米谷生日,畲民要给米谷穿上衣服,故涂上一层颜色,祈祝丰年。其二,三月三虫蚁不作,畲民吃了乌饭,上山下山不怕虫蚁。其三,古时畲民与敌兵交战时,敌人常来抢米饭,畲民故...

中华糖果一奇――霞浦糖塔

<p>霞浦糖塔可以称得上是中华糖果一奇,已定为宁德市非物质遗产保护。它的产地主要在霞浦县城内。大约在明末清初,由于西方方块糖果传入,一些富有人家将包装漂亮的西方糖果作为喜糖来显示身份。清代精明的霞浦糕饼店老板看到了商机就利用白糖与樟木模子制作糖塔。 <p>糖塔最早的用途是男方...

文人笔下的霞浦茶文化

一、   诗中的宋代“禅茶”《资寿寺》   宋、周牧点点晴光滴翠岚,参天松于影毿毿。穿云日阅客千数,汲水时闻僧两三。俗子绕登山勒马,禅心常与月同龛。煮茶汲取盈瓯雪,一味清霜齿颊涵。 《金台寺》   宋、林仰苍藓沿阶走细泉,青松翠竹...

霞浦县沙江镇成功举办第二届妈祖文化节

4月20日至22日,沙江镇第二届妈祖文化节在沙江镇竹江成功举办,该活动由竹江村前澳天后宫理事会和后澳天后宫理事会主办,沙江镇人民政府、霞浦县旅游局、竹江村村民委员会、霞浦县艺术摄影协会等单位协办。活动吸引了辖区、邻近游客、外地旅游摄影爱好者近2万人次前来观看。活动现场,节目异彩纷呈,有妈祖祭祀大典、...

曳石庆中秋 趣味民俗乐

赏月吃月饼是中秋佳节人所共知的习俗。然而,在霞浦沙江村,人们庆中秋还有一项很有趣味的民间习俗――曳石。 在活动现场,笔者看到,组织者一声令下,由当地群众自发组织的11支代表队立刻在大街小巷上拖着石头奔跑起来。沿街群众燃放鞭炮,擂鼓助威。 曳石方式有两种,一是用块大石头作道具,另一种就是用竹子绑成一个...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