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探寻千年古县的文保之路

lier7年前民风民俗1006

<p>霞浦建县1700余年,是闽东最古老的县份,古福宁府驻地,古称温麻、长溪,为闽东政经文中心。其千年积淀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民间文物,可谓星光灿烂。在如今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中,霞浦县该怎样维护好这些民间瑰宝?
<p>“旧物”居然是文物
<p>霞浦县溪南镇上砚村有一座明代古庙,供奉的是五代后周时期的许公大夫。村民吴有清说,在上世纪80年代前,庙里的古物不少,不仅有400多年前精雕的檀木人像,还有铜镜、铜炉和牌匾等老物件,连柱基都是雕工精美的铜器。但那时村民保护意识较弱,这些老物件就随意摆放在大门敞开的庙内。
<p>后来,文物贩子以废铜的价格收走了铜制柱基。接着,窃贼也频频光顾,今天丢个铜炉,明天丢个铜镜,供奉了数百年的许公大夫雕像也在一天夜里不翼而飞。村民们认为丢的都是些没用的旧物,没太当一回事。直到2015年,村民吴忠良在镇里办事时无意中了解到,那许公大夫居然是五代后周时期在抗击海盗中牺牲的一位历史人物,其事迹在县志和一些史书中有记载。村里这些年失窃的不少老物件也都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p>吴忠良回到村里把情况一说,村民们这才知道,多年来不受重视的“旧物”居然是文物。“最具有价值的是一枚明末隆武年间礼部制的官印。我们也找人问过,但只认出了上面‘都督官防’等个别字样,官印具体用途不明。这几年,曾有人出过数十万元的高价想要收购,被我们拒绝了。这个印现在可是我们村的镇村之宝。”
<p>幡然醒悟的村民们立即将庙里仅存的一些古物进行了妥善保护。但受到文化素养、经济条件等限制,后续的保护修缮和文化挖掘工作,对这个400人左右的小村来说,力有不逮。
<p>吴忠良说:“希望上级文物部门能给予我们指导和帮助。”
<p>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p>霞浦博物馆馆长吴春明说:“霞浦历史底蕴深厚,县域内有多个新石器时代遗迹,西晋时的温麻县就设在霞浦,加上海上交通便利,唐宋时期海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十分活跃,这使得霞浦民间文物资源十分丰富。但早年人们对于文物缺乏保护意识,一些具有极高历史研究价值的文物被低价变卖,甚至被破坏。”
<p>几年前,吴春明了解到长春镇大京村一村民家中有个清代官窑瓷瓶,便多方打听来到他家。不料,这瓷瓶已被村民以200元左右的低价出售给了文物贩子。在吴春明的记忆中,这样的遗憾事为数不少。
<p>这些年来,不仅文物遭到变卖和盗窃,不科学、破坏性的建设也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影响。在新农村建设中,曾有文化古村将数百年历史的石板路改造为水泥路,将古民居推倒重建的事情也屡见不鲜。
<p>令人欣慰的是,在霞浦博物馆和相关部门的不懈努力下,民间古文物和古建筑的保护已经引起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从2015年起,霞浦县在古民居、古村落的保护和修缮上每年投入300万元,并加强了文物保护宣传。在此推动下,农村百姓的文物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p>吴春明举了个崇儒乡樟坑村畲家大厝的例子。“早些年,我们博物馆方面找到村里,希望将畲家大厝列入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但村里怕麻烦拒绝了。后来村民文保意识逐渐提高,2015年村里自发募集资金,在我们的指导下,主动对大厝进行保护性修缮。”
<p>但民间文物的保护仍然任重道远。霞浦有识之士希望,当地党委政府能将文物保护纳入重要工作范畴,也期待有更多的专业人员和热心人加入到民间文物保护的队伍中。
<p>保护与开发的探索
<p>在霞浦,一些历史古村开始探索如何进行更有效、合理的文物保护。溪南镇半月里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近年来,该村将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相结合,走出独具特色的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新路子。
<p>半月里村,有着300多年历史的纯畲族村落,至今保留着独特的畲族古建筑风貌、深厚的人文底蕴以及丰富的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p>“过去村民不懂得保护古村,一些人拆掉古民居建新房,为此毁掉了5座古民居。”半月里村畲族文化博物馆馆长雷其松心疼地说道,上世纪90年代,有人来到村里,买走了上百件村民家祖传的老物件,有的一件只卖八九元钱,很是可惜。
<p>老物件越来越少,村民们逐渐意识到这样处置祖先的宝贵遗产极为不智。由此,村里一方面广泛宣传畲族文化,加强村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充分挖掘和保护该村历史遗迹、文化遗存、传统民俗。完成了入村古官道、村口广场整修、文物保护馆的修建和部分古建筑物的仿古修复,并对16座古民居危房进行抢修。
<p>半月里村80多户300多名村民集体入股,成立半月里民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的大部分利润用于该村畲族文物和文化的保护,另一部分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提高村民收入。
<p>近两年,半月里民俗文化公司还与旅行社签约,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游客开展半月里村一日游。举办民俗表演、篝火晚会等具有畲族特色的活动,让游客体验畲民的日常生活。
<p>半月里知名度不断提升,不少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掀起了一波古村旅游热。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带动下,如今的半月里村,村民们早已不需要再以低价出售文物换取微薄的收入,而是实打实地享受着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所带来的可观“红利”。

相关文章

畲族花斗笠:指尖上的非遗

畲族花斗笠:指尖上的非遗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花斗笠是畲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霞浦县崇儒畲族乡上水村村民编织的畲族花斗笠,以其历史悠久、做工精细、设计考究、美观大方,居闽东畲族竹编工艺之最。  今年国庆节期间,许多人...

霞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p>“福建瑰宝在宁德,宁德瑰宝在霞浦!”作为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孕育出了独特的中华文化,在语言、文字、历法、哲学、文学、医学、建筑、饮食、音乐、绘画、戏曲等各方各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扶桑来客―空海大师

灵佑在建善寺修行八年,23岁时一走了之,去了江西。那是784年。到唐宣宗时,沩仰宗传入闽地,已经是五、六十年后的事了,灵佑大抵已经坐化。据说宣宗做过和尚。那么,他们俩坐化的时间仅相差六年,灵佑是853...

中华糖果一奇――霞浦糖塔

<p>霞浦糖塔可以称得上是中华糖果一奇,已定为宁德市非物质遗产保护。它的产地主要在霞浦县城内。大约在明末清初,由于西方方块糖果传入,一些富有人家将包装漂亮的西方糖果作为喜糖来显示身份。清代...

地灵人杰好霞浦(霞浦简史之一)

<p>数百万年前,霞浦还是个银色的世界,厚厚的冰雪把霞浦盖得严严实实。后来,全球变暖了,冰雪慢慢地融化了。冰块的移动,流水的冲击,坚硬的岩石变形了,成了现在的冰川遗迹。那样的多样、神奇,只...

松港:端午节赛龙舟民俗

松港:端午节赛龙舟民俗

      端午节赛龙舟起源于纪念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为了提倡政治改革不成,被朝廷贬职流放于江南,其“有心报国,无力回天”,最终投身汨罗江自杀,以死明志的伟大爱国情怀。后港村龙舟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