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风民俗 > 正文内容

霞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lier8年前 (2017-03-02)民风民俗1263

<p>“福建瑰宝在宁德,宁德瑰宝在霞浦!”作为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孕育出了独特的中华文化,在语言、文字、历法、哲学、文学、医学、建筑、饮食、音乐、绘画、戏曲等各方各面都有自己的特色。那么霞浦“非遗”,你知多少?今天小编带你一起大开眼界。
<p>NO.1畲族小说歌
    “畲族文学最丰富、最完美的载体”
    一部完整的小说歌集,就是一部畲族的历史;小说歌是畲族文学最丰富、最完美的载体。
    畲族小说歌发源于霞浦县侯南镇白露坑村。畲族歌手将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改编为山歌,后逐渐在流传的英雄人物事迹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生活、心理、语言特点创作成作品。2006年5月20日,畲族小说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p>NO.2布袋戏
    “三分前场,七分后场”
    霞浦布袋戏又称大拇指戏,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戏剧。布袋戏全凭艺人双手的五指操纵木偶,来塑造传统戏曲中生、旦、净、末、丑的艺术形象。
    布袋戏的演出分为前场和后场,前场是舞台部分,观众可见到木偶在舞台上的表演,后场包括了演师和音乐演奏,包括了锣、鼓、钞、钹、二胡、唢呐等乐器,后场的配乐、口技表演、与前场文武剧情相配合,作出快板慢板演出,是布袋戏的功力所在,布袋戏有句行话这么说:“三分前场,七分后场”正说明了后场是布袋戏的精髓所在。
<p>NO.3根雕
    “透雕与浮雕相结合并施以全彩的手法”
    唐朝年间畲族入迁闽东霞浦一带,畲族根雕便在当地传承繁盛,其透雕与浮雕相结合并施以全彩的手法盛极一时;此后,霞浦的根雕工艺又吸收了闽北的以剔铲阔略、保留疤结木纹的手法,形成了富有地域艺术风格的根雕工艺。
    霞浦根雕技艺多运用象征、抽象、变形、夸张等手法,以有限表现无限,简约凝练、蕴意深远,气势宏大,既有浓郁的天然根味,又隐显美妙诱人的现代雕塑艺术的气息,展示了根雕艺术从拙朴的民间艺术到高品位的雕塑艺术的过渡融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p> NO.4畲族武术
    “传自春秋战国时”
    畲族武术据传自春秋战国时,畲人就习练武术技,世代相传,重在强身健体,防身护身,攻防别具一格,虎虎生威。畲族武术基本上可分作棍术和拳术两大类。
    盘柴槌又叫盘柴糙,汉语称为棍术,是畲族最为古老传统且最具特色的棍术武术。 盘柴槌原先广泛流传于各畲民聚居地,深受畲民喜爱。因棍术器械的长短及其功用有别,盘柴槌分为长棍和短棍。
<p> NO.5沙江曳石
    “纪念民族英雄戚继光而兴起”
    曳石源于明朝嘉庆年间,是为纪念民族英雄戚继光而兴起的。相传,明朝嘉庆年间中秋夜,倭寇企图趁虚攻占霞浦县城。战争一触即发之时,戚继光让后方百姓将绳子绑住石头在青石板上拉动,发出巨响,造成城内人多的气势。倭寇到达城郊,见满城灯火,听城内喊声震天、石声隆隆,不战而退,霞浦城得以保全。此后,每逢中秋,霞浦便开展曳石活动。
    曳石方式有两种,一是用块大石头作道具,另一种就是用竹子绑成一个四方形坐垫,并在竹子空心处放入石子、铜钱等物。两种方式,都必须有一名成人坐在上面,由人拉着在石板路上奔跑。
<p> NO.6闽东畲族乌饭制作技艺
    “‘乌饭节’就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日”
    畲族村流传有许多独特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其中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的“乌饭节”就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日。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畲家人又称作“分龙节”,这天,家家都做乌饭以备全家共餐、馈赠亲友、祭祀祖先之用,同时族人还聚集一起盘歌、跳舞,纪念这一节日。
    所谓的乌饭是畲族人用山上的一种叫乌稔树的野生植物,取叶煮汤,后将备好的糯米和装有乌稔树树叶的纱布袋同时放入缸中,倒入凉水浸泡24小时,注意糯米和纱布袋必须左右分开放入缸中,使其处于同一水平线,一斤糯米,加三两乌稔树的树叶,加二两水,放在木甑里蒸熟而成。
<p>NO.7糖塔制作技艺
    “当地特制糖浆注模而成”
    霞浦的“糖塔”(即糖塑)有数百年历史,以当地特制糖浆注模而成,民间遂发展以雕刻各种模具,有花鸟、六畜、人物、观音、弥勒、塔、飞机、火箭等,作为中秋节送小孩之物,此风俗当地仍存。
    制作霞浦糖塔时,精雕细刻的模具绝对是老手艺人的“制胜之宝”。它一般只选用上好的楠木或梨木,横向截取中间一段后,再竖向均分成二到四块。随后,请手艺高超的木工师傅在木块内侧雕刻出各种造型——此时木块已然劈开,雕刻的图案拼接起来要完美流畅,自然很考验木工师傅的手法。
<p>NO.8畲族斗笠制作技艺
    “花纹细巧、形状优美”
    上水村的畲族花斗笠是介于生产、生活用品与工艺美术品之间,亦或称“花笠”,为畲族女子专用。据介绍,上水村编织花斗笠的历史悠久,且代代相传,曾形成一定规模的竹编手工艺产业。
    霞浦畲族花斗笠是颇有名声的,是较贵重的服饰品,做工很精……由于花纹细巧、形状优美,加上水红绸带、雪白的织带及各色的珠串,更加显得精巧而富有民族风格。
<p>NO.9妈祖信俗
    “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
    妈祖信俗是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庙会、习俗和传说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
    妈祖信俗由祭祀仪式、民间习俗和故事传说三大系列组成。湄洲是妈祖祖庙所在地,而霞浦、福鼎等沿海地区的妈祖信俗尤为崇仰。
<p>NO.10闽东畲族婚俗
    “对歌找恋人,自许终身”
    畲族婚俗实行一夫一妻制,初时实行族内远房成婚,对歌找恋人,自许终身,后来逐渐演变为经媒人介绍,双方同意后聘礼成婚,现畲汉通婚日趋增多。婚嫁方式有女嫁男、男嫁女、做两头家、子媳缘亲等形式。嫁妆是犁、耙、锄、棕衣等带动工具和工艺精制的竹木制品、日用家俱。
    婚礼仪式有拦路(门)、举礼、喝宝塔茶、脱草鞋、借镬、杀鸡、撬蛙、对歌、对盏、留箸、留风水、行嫁、拜堂、传代、回门等环节。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霞浦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xiapuba.com/post/122.html

分享给朋友:

“霞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相关文章

文人笔下的霞浦茶文化

一、   诗中的宋代“禅茶”《资寿寺》   宋、周牧点点晴光滴翠岚,参天松于影毿毿。穿云日阅客千数,汲水时闻僧两三。俗子绕登山勒马,禅心常与月同龛。煮茶汲取盈瓯雪,一味清霜齿颊涵。 《金台寺》   宋、林仰苍藓沿阶走细泉,青松翠竹...

地灵人杰好霞浦(霞浦简史之一)

<p>数百万年前,霞浦还是个银色的世界,厚厚的冰雪把霞浦盖得严严实实。后来,全球变暖了,冰雪慢慢地融化了。冰块的移动,流水的冲击,坚硬的岩石变形了,成了现在的冰川遗迹。那样的多样、神奇,只能令人惊叹天地造化之神功。<p>后来,大地又几经沉降、大海的洗礼,终于形成了如今美丽的霞...

又是一年清明时:缅怀先烈 不忘初心 ----海岛乡举行祭扫柯成贵烈士衣冠冢活动手记

<p>又是一年清明时。4月4日清晨,踏着初春的朝阳,海岛乡举行柯成贵革命烈士衣冠冢清明纪念活动,全体党员代表、陆军部队官兵近30人参加了纪念活动。<p>抵达柯成贵烈士衣冠冢,部队官兵和党员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首先给革命烈士墓碑进行除草清扫,站在烈士衣冠冢前,大家心潮起伏,思绪万...

传承畲族文化 彰显民小特色

<p>近日,霞浦县民族小学操场上一片欢腾,学校首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暨第五届校园艺术节展示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县教育局陈锦燕副局长、初幼股韩昆股长和霞浦县畲族文化研究会代表以及县消防大队官兵等嘉宾们出席了这次文化艺术节活动。<p>在一阵热烈的畲族凤凰鼓点声中,霞浦县民族小学...

霞浦县沙江镇成功举办第二届妈祖文化节

4月20日至22日,沙江镇第二届妈祖文化节在沙江镇竹江成功举办,该活动由竹江村前澳天后宫理事会和后澳天后宫理事会主办,沙江镇人民政府、霞浦县旅游局、竹江村村民委员会、霞浦县艺术摄影协会等单位协办。活动吸引了辖区、邻近游客、外地旅游摄影爱好者近2万人次前来观看。<p>活动现场,节目异彩纷呈...

盐田鹅湾:红树林景点美如画

盐田鹅湾:红树林景点美如画

在盐田乡鹅湾村红树林景点,四名当地“渔模”正在海面上摇船撒网,表演昔日连家船民捕鱼赶小海的场景。鹅湾村前附近的滩涂,有一片红树林,随着潮起潮落,或露出滩涂,或以海水浑然一体,再加上鲜艳的小船点缀其中,别有一番风味。红树林把滩涂又隔成了一条条蜿蜒曲折的水道,小船行驶在红树林组成的水道上,构成一幅美妙绝...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